第275章 九华山下,又双叒叕 阅读记录

字体:     护眼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不要柠檬水,给我来杯蓝莓果茶!”陈冬雪气呼呼地说,末了还瞪了姚禹一眼。

       那副表情,竟然显得有些娇憨奶凶?

       常言道,女生要富养,糙汉要穷养。

       家境优渥,从小就接受了各种优越条件教育的陈冬雪无疑是一位从豪门大族中养出来的明珠。

       即便是此刻生起气来,宜嗔宜喜的模样也要比一般女生更加吸引人。

       至少,就在陈冬雪出现在姚禹面前的短短几分钟里,便有好几位自我感觉良好的年轻男士跃跃欲试,想要过来搭讪。

       姚禹看着兀自气鼓鼓陈冬雪,笑着说:

       “陈总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你这会儿来找我,该不会又想劝我加入鹿鸣集团吧?”

       服务员很快端来了一杯蓝莓果茶。

       陈冬雪犹自气哼哼地喝了一口,说:

       “你想多了,真以为自己是诸葛亮吗?还要我们鹿鸣集团三顾茅庐?”

       “那你找我有何贵干?”姚禹问道,“总不会还是因为桑葚酒的事儿吧?”

       陈冬雪表情顿时一滞。

       她这会儿来找姚禹,还真有打算说服姚禹让出部分桑葚酒股份的意图。

       只是被姚禹截住了话茬,她反倒没法开口了。

       “你这人,满脑子都是名利吗?”陈冬雪反问。

       “在商言商嘛。陈总会出现在这,肯定是来寻找潜在合作伙伴的。如果没有其他事情,你又何必在我这样一个小角色身上浪费时间呢。”姚禹耸了耸肩,还是一副聊天终结者的德行。

       陈冬雪定定地看了姚禹两眼,终于没了再搭理这货的兴趣。

       起身扭头就走。

       陈冬雪一走,秦鸣和徐云乐不知从哪冒了出来,一人也是端着瓶啤酒,在姚禹桌前坐下。

       “她不是鹿鸣集团的千金小姐吗?人家主动找你聊天,你怎么还把人气跑了?”秦鸣半是好奇,半是八卦。

       徐云乐就比较皮了,摇头晃脑道:

       “鹿鸣集团的千金应该很有钱吧。”

       “唉,我是多希望有个富家小姐姐能看穿我的坚强,卸下我的伪装,让我走进她的心房”

       姚禹乐了,屈指一弹,直接把酒瓶瓶盖蹦到徐云乐脑门上:“就你戏多。还想傍上陈富婆?给你介绍一个富家老奶奶要不要?”

       徐云乐揉了揉脑门,嘿嘿一笑:

       “君子不夺人所爱,富家老奶奶还是你自己留着孝顺吧!”

       “滚!”姚禹笑骂。

       三人就这样坐在泳池边喝酒纳凉,舒缓一天高强度工作的疲惫。

       秦鸣和徐云乐也没再询问姚禹,干嘛要把陈冬雪气走。

       其实,姚禹对于鹿鸣集团和陈冬雪都没什么意见。

       他只是想安安静静歇一会,懒得再费脑子和陈冬雪这样的商业精英打交道而已。

       何况,他们本来就不是一类人。

       ……

       接下来的两天里,姚禹三人的生活枯燥乏味且忙碌,除了备菜做菜,姚禹偶尔还要配合举办方摆拍一些烹饪照片。

       倒是那些来参加交流会的各路宾客潇洒得很。

       头一天半开了各种大会小会,然后举办方组织活动,邀请他们前往山庄对面的大通古镇游玩。

       那里原本是一个半月形的江心岛,四面都被长江水环绕,岛上有着不少传承数百年的古建筑。

       自从三年前开始,铜陵花重金翻建修缮整个古镇后,倒是引来了不少游客。

       如今,铜邻旅游协会又想把大通古镇打造成类似乌镇、横店之类的古装剧取景地。

       不过,那些都与姚禹没什么关系。

       他只负责饮食。

       在铜邻旅游交流会的第三天,当姚禹带领团队搞定了最后一餐宴席之后,元智公关便把这次的酬劳尾款打到了姚禹账上。

       两天半的时间,入账二十万,几乎抵得上某人好几个月的仁和馆分红。

       当徐云乐知道原来姚禹的出场费这么高,顿时羡慕得哈喇子都流了一地。

       姚禹拿到钱后,马上就转手给徐云乐打了两万,给秦鸣打了三万。

       虽然,如果随便找两个实力在线的副厨也要不了这么多钱。但姚禹一向没有亏待自己人的习惯,辛苦费自然是给的足足的。

       交流会结束后,袁德维也得到了三天的假期。

       姚禹三人又在山庄酒店住了一晚,然后第二天便跟着袁德维一起前往迟州拜寿。

       ……

       迟州,九华山下。

       有一处名叫南阳乡的地方。

       退休之后的毕泽涛便居住于此,颐养天年。

       毕泽涛的住所是仿造徽州古建筑建造的。高墙深宅,白墙黑瓦,又是临河而建,很有一派古旧烟雨的韵味。

       据说,当初毕泽涛为了在山脚下建造这么一处宅子,可没少花钱买地。

       “好气派的徽派宅院!这里面至少有三进院落吧。”当姚禹来到毕泽涛家门外后,望着眼前的高大门楼,不禁赞叹。

       袁德维笑了笑说:

       “那你可就猜错了。这里面共有五进院落,四个‘回’字形天井,上下两层,共有五十七间房!”

       “毕老前辈家这么大?这么多房间住得过来吗?”姚禹吃惊道。

       袁德维说:

       “毕老先生的这栋大宅院不是自己住的。”

       “前面的四进院落一开始就是准备当民宿用。只有最后一进院落,才是毕家自己人日常起居的场所。”

       袁德维说着,开着车绕开了毕宅的正门。

       他一边沿着一条小巷向毕宅后门驶去,一边解释道:

       “毕老爷子当年想得很长远。他这处宅子背靠九华山,正对着方向,九公里外就是黄山的太平湖。”

       “每年的春夏秋三季,这里都不缺少游客。”

       “而且,他家的宅子是完全仿古建造的。现在的小年轻们就喜欢住这样的民宿。平常他们家的生意也是很好。”

       “不过现在不是要办七十大寿了嘛。要招待诸多贺客。”

       “毕家就提前把第三进、第四进院子空了出来。这两天我们就可以住在第四进院落。”

       “原来如此。毕前辈真的厉害。”姚禹听了这番话,由衷感慨。

       毕泽涛的厨艺是经过时代验证的。

       照这么看,这位老爷子的商业头脑也不错。

       说话间,袁德维便将车停到了毕宅后门附近的停车场。

       姚禹三人下车,正准备拎着行李进去,这时却又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嗯?

       陈冬雪?

       她怎么又双叒叕在这里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